首页 实时讯息

赢在江苏,构筑优化营商环境“共同体”!“寻找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行动启动

0人浏览   2025-03-31 23:20:00

3月31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发改委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及扬子晚报承办的“走基层、访千企 ‘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行动在南京启动。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连生,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康,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王国亮,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连生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代表授旗。即日起,采访团将深入江苏大地,展开营商“代言人”、营商“陪办者”、营商“创业绘”、营商“传声筒”四大行动。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连生(左三)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代表授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磊/文 宋峤 戎毅晔/摄 于房浩 李铭哲 杨泽华/视频

【现场直击】

以“脚力”丈量基层营商服务新实践

活动现场,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表示,作为一份有87年光辉历史的党报,新华日报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13份报纸、13个网站、10个新闻客户端、8份杂志、140多个微媒体账号的主流媒体集团。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致辞

双传学表示,此次全媒体行动,正是要以“脚力”丈量基层营商服务新实践,以“眼力”洞察千企百业新需求,以“脑力”提炼新经验,以“笔力”传播新江苏好故事。

双传学强调,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从三个方向发力:一是价值引领,稳固“赢”在江苏的“向心力”。通过挖掘典型案例,观察政策效果,树牢“江苏标杆”的价值取向,让“营商环境看江苏”成为共识;二是集聚群智,构筑优化营商的“共同体”。以主流舆论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让优化营商服务的政策“颗粒度”与企业“获得感”同频共振。三是筑路架桥,媒体从“观察者”到 “链接者”,架起社会资源生态互联的通路与桥梁,既为改革鼓与呼,更为落实督和促。

江苏连续5年位列营商最佳口碑省份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康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苏构建“1+5+13+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锚定“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一体推进,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康致辞

2024年,江苏推出85项年度营商环境改革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达1047万件;创设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入库2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优良营商环境的支撑下,江苏1463万户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400家在江苏投资兴业,全省上市企业达700家。

林康表示,江苏将在多个方面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是夯实法治基础,江苏将加快推动《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并大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让企业家安心抓创新、搞经营、谋发展;其次是深化对标改革,从经营主体准入、经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此外还要做优服务体系,在更多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并推动“一企来办”成为涉企服务总入口,实打实回应企业关切。“我们将以‘走基层’的诚意、‘访千企’的务实、‘立标杆’的追求,既把服务送下去,也把问题收上来。”

【焦点发布】

四大行动,助力“水韵江苏养大鱼”

“此次全媒体行动的主题叫‘赢在江苏’,就是要各方形成合力,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赢得企业家和创业者群体的认可,进而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活动现场,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详解了全媒体采访行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详解全媒体采访行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刘大颖介绍,此次全媒体采访,包含营商“代言人”、营商“陪办者”、营商“创业绘”、营商“传声筒”四大行动。在“代言人”行动中,扬子晚报记者将走进营商环境标杆区域,和当地市县长展开对话;在“陪办者”行动中,记者将陪同企业办理政务审批业务,体验高效便捷的“江苏服务”;在“创业绘”行动中,记者将和创业者面对面,采集企业如何获得“精准滴灌”而发展壮大的故事;在“传声筒”行动中,扬子晚报将组织“营商观察团”,深入一线描摹营商生态,收集建议诉求助力科学决策。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打响营商环境的‘江苏品牌’,吸引优质企业投资落地;通过推广营商建设的‘江苏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商服务创新举措;通过发布《江苏营商环境白皮书》等成果,汇聚营商生态‘江苏流量’;通过对政、企提供媒体素养培训,助力大家‘敢说话、会表达’,从而优化营商舆论‘江苏话语’。”刘大颖表示。

营商环境“江苏报告”将于年底发布

活动现场,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王国亮表示,将与扬子晚报共同策划好、实施好此次全媒体采访行动,“挖掘一批创新做法、总结一批典型案例、编撰一个发展报告,作为此次行动重要成果之一,于年底前发布,以期生动展现优化营商环境江苏实践,全面讲好优化营商环境江苏故事。”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王国亮演讲

王国亮介绍,报告成果将力图做到全景式呈现,涵盖总体成效篇、地区篇、案例篇以及民营企业家说、外资企业家说等内容,多角度、体系化反映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建设成效,全景呈现江苏营商环境建设“硬招数”“软实力”。

“报告也将力图做到案例式印证,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全省特别是基层一线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做法,汇聚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用数据说话、以案例印证、请企业家‘现身说法’,让报告成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数据库。”王国亮说,“此外,报告还将力图做到前瞻式研判,通过密切跟踪新版营商环境评价政策取向及评估结果,加强与国内先进省份对标找差,展望营商环境建设突破重点和启示借鉴,充分展示报告的前瞻性、引领性。”

【共话营商】

把企业家请上“C位”

让江苏没有难做的生意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以“我们如何实现在江苏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主题的沙龙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沙龙对话中,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傅涛博士,南京圣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琛明博士两位企业家代表坐在“C位”,与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郭奇展开交流。

活动现场,来自民营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的四位代表,围绕“我们如何实现在江苏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主题,进行充分交流对话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傅涛在南京理工大学一路攻读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目前,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专注网络靶场细分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们在发改委辅导下,先后承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等多个项目,让我们装上政策赋予的‘创新引擎’。”

据悉,圣德医疗是国内较早进入微创心脏手术赛道的企业,“我们选择南京作为创业起点,是因为江苏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这里不仅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成熟的产业链配套,还有完善的政策支持。”马琛明表示,“比如南京的‘宁创贷’政策,为我们解决了初创阶段的资金难题。江苏的‘一网通办’平台,则让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马琛明希望,未来江苏能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多精准的政策和服务,“相信在江苏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圣德医疗一定能够跑出加速度。”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带来提速增效便企改革

在沙龙对话中,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郭奇通过两组数字,分享了江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果。

“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变更的改革中,由过去的6个环节减少为1个环节,由过去需要提供23份材料,缩减到6份材料,这样可以把企业经营者的时间省下来。”郭奇说,“此外,电、水、气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我们也在去年大力推进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改革,打动了‘789’的效果。也就是办理时间压缩了70%,办理环节压缩了80%,材料方面则减少了90%,实现最大限度的便民利企。”

“这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认为,所谓的有效市场,就是江苏的整个产业配套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位于前列,“只要你有一个好创意,就能在江苏以最快的速度做起来。”

“有为政府,指的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会主动推送一些‘礼包政策’。包括一些税收的新政,政府能够主动作为,帮助企业读懂政策、用好政策。这说明了,江苏正在从服务型政府变革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赋能型政府。”韩剑说,“所以此次全媒体行动非常有意义,通过走基层,一方面不断促进地方展开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企业提出问题并推动改进。”

即日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团将深入江苏大地,展开营商“代言人”、营商“陪办者”、营商“创业绘”、营商“传声筒”四大行动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