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在阅读了关于永定河上卢沟桥的详细描述后,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这座古老桥梁的深深敬意与感慨。
桥,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自古以来就承载着连接与沟通的重任。
卢沟桥,不仅仅是一座跨越永定河的实用建筑,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卢沟桥,不仅仅是中国石拱桥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
它以雄伟的姿态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座石狮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起点,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卢沟桥以其独特的弧形桥洞设计,不仅实现了对河流的跨越,更以其优美的形态成为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的典范。它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之上,既方便了两岸人民的往来,又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在赞叹之余,也感受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卢沟桥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的形式优美,每一个石拱都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杰作,既坚固又富有韵律感;它的结构坚固,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它的文化内涵深厚,桥面上的石刻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这座古老的桥梁因此被赋予了更加厚重的历史使命。
每当站在这座桥上,我仿佛能听到那遥远的炮声,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卢沟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是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卢沟桥的故事永远传唱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