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之一。1865年,宝顺洋行、大英轮船公司、老沙逊洋行、琼记洋行等十余家洋行在香港成立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td., (直译为“香港上海银行”,简称HSBC),同年4月,汇丰在上海开设分行。中文全称为“香港上海汇理银行”
1881年中文名称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汇丰”这两个字据说是由华人买办古应春测算过笔划吉凶之后建议的,取其“汇款丰裕”之意
一直都有发行港元纸币,但初期主要用作商业上的交易。第一张汇丰银行的纸币发行于1865年,面值25元。在香港发行的钞票上,在1865—1888年期间称“香港上海汇理银行”,另加印“香港”地名;从1888年以后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另加印“香港”地名。
在中国内陆发行的钞票上中文行名也不统一:1888年以前在上海发行的钞票上称“香港上海汇理银行”;而1888年以后称“英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均另加印“上海”地名。在天津、汉口发行的钞票上称“英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另加印“天津”或“汉口”地名。
2021年4月SBP香港纸钞专场,1922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拾圆,烟台地名,PCGS-58,2.04万美元成交。非常稀少汇丰银行烟台地区纸钞,英国德纳罗币钞公司设计制造,风格华丽细腻,正面左侧是中国妇女纺织图案,中央是徽章。深紫色油墨的边框设计,浅绿和黄色构成亮丽底纹,背面两图分别是香港和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以上钱币由于时代久远,版本众多,繁杂,实物已难收藏,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本文着重介绍“大棉胎”以后的版本。
1927-1959年发行面值5、10、50、100、500面额,因票幅尺寸巨大俗称为“大棉胎”,由英国威尔金森印刷。
此版早期钞票是要经过银行大班签名才有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手签版”。“手签版”钞票左侧为手签,右侧为机签。日军侵占香港期间,看见银行库存有一堆尚未签名的纸币,就威胁银行大班,逼迫其把钞票签了。
1959-1972年,在原“大棉胎”的基础上大大缩小了票幅,正面和背面的图案都延续了“大棉胎”
1972-1983年,保留上一版5、10面额,增加50、100、500、1000面额
1921年汇丰银行在上海外滩兴建大楼时,向英国订购了两尊西洋风格的铜狮子,计划安放于大楼正门前作为银行镇兽。两尊铜狮中开口一尊命名为斯帝芬,它是当时汇丰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的名字,和闭口一尊命名为施迪,上海分行总经理的名字。1935年汇丰银行又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香港德辅道的汇丰总行大厦前。
1943年日军侵占香港时这对狮子运回大阪,1946年被美国水兵认出后运回香港,目前,香港摆放在香港汇丰银行的是一对复制品。
1985-1992年狮马徽章版,面值10、20、50、100、500、1000。这一版延续上一版的设计,背面统一为汇丰银行大楼、铜狮子和汇丰银行标识。
1993版;发行日期:1993-2002年。面值20、50、100、500、1000.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新设计的港钞去掉了带有殖民色彩的狮马徽章,闭口雄视的铜狮子“史迪”取代了原来的殖民徽章,英文面额字样换成了中文字样
2003版:发行日期:2003-2009年,铜狮子头像由正侧面改为45度侧面,更显狮子的威武霸气,背面也由统一的图案改为具有香港代表性的景点和建筑,防伪技术也大大提升。
2010版:发行日期:2010年至今。随着世界纸钞防伪技术发展,香港印钞公司技术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
2018版:2018年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三间发钞银行(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公布,将推出2018香港新钞票系列。新钞加入了多项先进的防伪特征,放在五个面额钞票的相同位置上。这版和2010版同时流通。六个重要的防伪特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