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百科

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这对父子书法家,能与“二王”相比吗?

95人浏览   2024-02-12 15:40:46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就出过几对“父子皆圣手”的典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为出名,欧阳询、欧阳通父子,徐峤、徐浩父子,米芾、米友仁父子、赵子昂、赵雍父子,以及刘统勋、刘墉父子,都比较知名。


宋徽宗赵佶

如果说“二王”父子成了后世书家的典范,那么后世的父子书法家,恐怕只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能与二人一较高低了。上文中提到的几位,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父亲的书艺和成就都远超儿子,抛开名气不论,其实很难超出父亲笔法的影响。但宋高宗赵构做到了。


宋高宗赵构

王献之能以“一笔书”和遒媚之风突破羲之法度,而赵构又以“二王”之法在行书上超越了父亲。我们今天不妨聊聊“二赵”,看他们是否能与羲献一较高低,有没有突破古人之处。


赵佶《欲借风霜诗帖》

我们先说宋徽宗赵佶,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瘦金体的创造,正是赵佶对“二王”书风的突破,这一书体笔画锋芒毕露,以凌空取势、中宫紧实、四面伸展、瘦劲奇崛著称,虽说取法于薛稷、薛曜,但最终还是形成于徽宗之手。


赵佶《闰中秋月帖》

卫夫人《笔阵图》中有言:“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仅从“多力丰筋”来说,赵佶并不逊于羲之。王羲之从天鹅的身姿中悟得笔法,赵佶也在仙鹤站立时获得了灵感,瘦金体的竖画便如“野鹤伫立”。


赵佶《瘦金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与王羲之所处时代不同,对书法史的贡献也没法相比,但在自身才情、开创法度上却可以一较高低。宋高宗赵构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又有“五十年来,未尝一日舍笔墨”的勤奋,也有超越父亲的地方。


赵构《杜甫七言诗》

赵构是尊崇“复古”的书法家,他排斥“尚意”,对父亲之法也没有过多地参用,而是专以魏晋为师,尤其是王羲之。他的行书、草书,笔笔有《圣教序》《兰亭序》遗意,甚至赵子昂早年也以他为师。以他的行书《洛神赋》为例,此帖笔画圆润遒媚,用笔灵活自然,结体较为紧实,横画尖入钝收,竖画露锋出笔,捺笔拖长,典雅工致。


赵构《洛神赋》

宋徽宗父子的人品一直备受质疑,但大家至少都承认徽宗是个艺术天才,但赵构书法家的身份,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一直以来被低估。其行书不仅胜于其父,甚至与赵子昂相比也不遑多让。


赵构《洛神赋》

他的行草书不仅笔画圆活,又不失筋骨力道,正如启功称赞的那样“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赵构悟透晋人笔法神韵,婉丽姿媚,又极力倡导学书以“钟王”为尊,影响了后世200多年书法的发展。


赵构《洛神赋》

“二赵”相比“二王”,在开创性的成就上可能无法相比,但在天资与笔法之圆熟上完全可以相比,赵构的行书放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完全排得上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