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伊春:专班保障+极简审批 双引擎跑出项目建设“林都速度”

0人浏览   2025-04-07 08:24:00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新建铁力至伊春铁路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鹤哈高速苔青至伊春段建设现场车辆穿梭,处处跃动着项目建设的蓬勃脉动。

“开春即开工”,伊春市创新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专班包保、容缺受理、极简审批等机制突破,截至3月末,全市25个重点工程通过审批绿色通道,平均压缩审批时限15个工作日,农转用审批市级环节实现“零补正”,跑出了服务重大项目的“林都速度”。

专班包保

全周期服务破解用地堵点

“从土地预审到组卷报批全程专人跟进,审批进度每周通报,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建设。”在鹤哈高速苔青至伊春段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项目副经理陈荣斌感慨地说。正是伊春市自然资源局派出的重点项目保障专班,破解了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土地征收等难题,专班多次协调各部门最终推动了工程顺利如期实施。

翻开《伊春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重点项目包保工作方案》,89个续建、111个新建项目被纳入动态台账,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处级“项目管家”,实行“专班跟踪+重点推进+协调督办”全流程闭环管理。主动跨市协调,先后赴绥化市对接压矿补偿事宜,促成哈伊高铁四电及其附属工程项目伊春段、铁力段、庆安段顺利合卷。

极简审批

要件容缺受理再造行政流程

3月11日,鹿鸣钼矿采选工程变更核准项目迎来“极限24小时”。市自然资源局打破科室壁垒,启动“容缺受理+并联审查”机制,管制、规划、耕保等11个科室并联审查及时上报省政府,将常规10日的审查流程压缩至1天完成。

3月27日,伊春鹿鸣钼矿采选工程变更核准项目农用地转用手续得到省政府正式批复。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袁军表示:“服务企业发展是自然资源系统的应尽责任,为此建立了‘一项目一专班’跟踪机制,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团队进行跟进,确保项目审批快速推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里,“人随卷走”快速审批流程已经成为常规操作。同时,实行农转审批市级环节“零补正”、要件承诺补、审批不中断的机制,市级审批环节平均为企业节省了超过20天的时间成本。

延时服务

绿色通道办理行政许可

3月27日12时30分,伊春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楼的市自然资源局延时服务窗口依然忙碌着,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为黑龙江省伊春国际智慧物流电商产业园项目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针对项目紧急需求,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确保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在最短时间内办结。通过设立“延时服务窗口”,提供“不打烊”服务,满足企业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需求,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入冬以来,共核发行政许可36项,企业满意度100%。同时,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定期回访企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要素保障

跨前服务筑牢发展底盘

在伊春西站建设工地,目之所及是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设的中国最北高铁站。而在不久前,这里还面临着电塔迁移、选址变更、土地征收等十余个难题。

“多亏了伊春市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主动联络,提供前置、贴心及高效服务,实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组织办理了用地预审、先行用地审批以及农用地转用审批,确保了新建铁力至伊春铁路项目按时进场施工。”伊春西站总工程师张鹏说。

伊春市始终以“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需求转”为原则,通过创新机制和主动服务,全力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落地。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科长邓鹏辉介绍,通过提前参与规划选址,联合省市两级部门,开辟了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并采取“容缺受理、分段报批”方式,有效解决了先行用地、农转用审批等关键难题,推动四电及附属工程用地组卷高质、高效报批。

随着“冬季审批会战”成果显现,伊春市创新“专班保障+极简审批”双引擎,织密了重点项目保障网。袁军表示,将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规划审批等领域持续突破,为林区转型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记者 杨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