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AI赋能大型企业数智化创新论坛”举办。论坛以“AI促进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为主题,面向在京大型企业“AI+”科技创新需求,旨在发挥大型企业应用场景优势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助力大型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促进AI赋能产业焕新,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积极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北京市作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基础好、人才资源集中、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迭代活跃的地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二是加快推动重点领域行业应用,强化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对大型企业赋能;三是持续推动央地协同创新,通过双向赋能,推动大型企业数智化创新与首都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论坛邀请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杨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ark Girolami(马克•杰罗拉米)、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等7位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创新成果和大型企业智能化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主旨演讲。
此外,本次论坛面向人工智能赋能数智化创新发展的具体需求,集中发布了“VAT-人机融合企业服务智能体”“紫东太初3.0&科学智能平台”两项创新成果,促成了“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太赫兹通信在6G空天地一体化创新应用及产业化”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其中,由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枫清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约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实验室融合产、学、研三方优势,以化工产业实际需求为牵引,依托高分子、催化剂等生产领域化工数据,结合新材料设计方法论与晶体结构设计等前沿研究,构建高质量数据集。通过DeepSeek等前沿技术,打造材料垂域推理模型,利用AI技术赋能新材料研发全链路,通过高可用知识引擎与智能体应用AI平台,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闭环,以智能化手段赋能化工行业,提升北京在AI+新材料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推动新材料在关键行业领域的落地。
本次论坛由Nature Portfolio,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承办。论坛搭建了集学术、技术、产业为一体的交流对接平台,以AI赋能大型企业数智化创新,促进央地协同、融通发展,携手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