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5月6日,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举办“蓝楹雅韵润五育 桃李芬芳育少年”蓝花楹文学节暨劳动实践周活动。
活动紧扣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以蓝花楹为文化载体,通过文学创作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将德育浸润、智育启思、体育强基、美育塑魂、劳育力行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在“墨韵团扇”体验区,同学们或勾勒蓝花楹的飘逸花影,或晕染水墨山水的意境;移步“笔走龙蛇”书法台,狼毫蘸墨流转间,《诗经》佳句与蓝楹诗词跃然纸上。每一件亲手制作的书签、团扇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诗意对话。在瓦猫制作中,同学们在传统造型中注入现代审美,将守护神兽化作灵动可爱的桌面摆件。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实则是团队智慧与青春活力的生动展现——从泥胚塑形到釉彩点睛,每道工序都凝结着协作的火花,而蓝紫色的蓝花楹书签更显巧思,同学们以精妙创意将春日飞花定格于方寸之间,通过掐丝勾勒与滴胶塑封工艺,让易逝的自然之美化作永恒的文化印记。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蓝花楹”文学社建于2019年4月10日,由社长石梦媛、副社长沈晓梅、白璐莹、杨雪梅、邓智君,成员孔临、臧永雪、李梓硕以及学生共同组成。文学社以蓝花楹“宁静致远、心怀希望”的花语为内核,秉承“心有星河,梦向远方”的宗旨,通过“四季之歌”活动引领师生从自然中探寻美、定格美、传播美,以诗文创作滋养校园文化。社团以文会友,以诗润心,激发学生文学热情,厚植文化自信,助力“健全人格、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生根开花,为书香校园注入诗意活力。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石梦媛讲述了创立蓝花楹文学社的教育初心,将花语哲思融入五育教育,通过诗词创作、文创实践等多元活动,培育全面发展新时代少年。未来,将继续以文学润泽校园,让每个生命如蓝花楹般绽放智慧与品格之光。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河清
责编:高杉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