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四川新闻联播丨风起正清明 踏春寻古韵

0人浏览   2025-04-04 21:34:00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小长假首日,除了祭祖扫墓之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在全省热闹上演。从都江堰盛大的放水大典,到元通清明春台会的三百米长龙,四川各地以多种方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今天(4日)上午,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盛大启幕。放水大典通过现代演绎与古法祭祀结合,完整再现了围堰、截流、祭祀、放水等历史场景。活动现场,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在竹笼杩槎筑成的临时围堰上,堰工们举起利斧,用力砍断杩槎上的竹索。紧接着,数十名堰工齐力拉动牵绳放倒杩槎,滔滔岷江水瞬时向成都平原奔流而去。

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市对外关系与市际合作处处长 卢戈夫斯基·阿列克谢:我们刚刚参加了一个盛大而隆重放水大典,这是新生命的开始,象征着新的收获,祝愿四川欣欣向荣,我们两国世代友好。

游客 刘婕:感觉非常震撼,古代李冰治水让中华民族和成都区域非常受益,我觉得作为中华儿女很骄傲。

今年都江堰放水节期间,当地还将举办“大灌区”消费展销、“大灌区”文化旅游展演、非遗文化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民俗活动,充分展现都江堰千年水利智慧与文旅融合新活力。

清明时节,承载近三百年历史的“元通清明春台会”也在崇州元通古镇如约而至。这场被誉为“川西坝子第一会”的民俗盛宴,通过“汇江老龙”巡游、提灯祈福、金牛闹春等活动,以世代传承的仪式祈愿风调雨顺、仓廪丰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巡游的“巨龙”由271节龙身组成,长达300多米,对应着元通清明春台会271次的举办历史。

成都崇州市元通镇汇江老龙传统手艺人 宋鹏飞:今年元通古镇清明春台会增加了夜游活动,让龙亮起来了就更增加了可看性。今年的龙,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塑料光纤技术,连接到每一个龙的身上,让龙全部都亮起来。

游客 彭翠:第一次觉得看到有这么大的、隆重的一个民俗盛典,就觉得这种龙又长又还能点灯,觉得很震撼。

当巨龙巡游于古巷江畔时,孩子们还手提玉兔花灯沿街祈福,以稚嫩的童声驱散灾厄,迎接吉祥。

成都崇州市元通幼儿园学生 林梓晴:小白兔胖嘟嘟,我们一起唱元通。祝大家幸福安康、岁岁吉祥。

在绵阳平武,藏族群众也在清明期间通过唱原生态歌曲、跳曹盖、跳圆圆舞等方式,表白山寨幸福生活,祈福一年风调雨顺。

吉祥白马艺术团演员 张玲:我们的歌曲和舞蹈都是来源于原生态,来源于生活和劳作场景,为了庆丰收和表现幸福的生活,希望平武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好!祝大家吉祥如意!

藏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俗文化独具特色。这场始于1982年的清明歌会,也让众多游客感受到了民族风情和山野间的自然乐趣。

游客 范丹丹:感觉很自然,民族民风很质朴,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带来了宁静的一种感受,感觉非常好,这个小长假三天我们都计划在平武度过。

此外,甘孜州乡城县将酥油花制作成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形状进行展览,让这一古老的藏族传统艺术活态呈现;内江推出扎染体验活动,呼应清明时节特点,以植物染料的温和质感传递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先人的追思。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在清明期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赋予了节日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