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店迎来不少消费者光顾。
今年2月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模速空间专场活动上,AI潮品体验店Z·Pilot首次亮相;之后,Z·Pilot上海首店亮相模速空间,500平方米零售展厅内首批呈现了200余款AI科技产品,涵盖智能穿戴、办公学习(效率提升)、智能健康、音频设备等多个领域,90%的产品是“中国智造”。
试运营近一个月的Z·Pilot,不仅成为当下上海最集中呈现AI潮品的体验空间,更成为大众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应用的窗口。
产品量产前的市场检阅
4月初,模速空间B区一楼的Z·Pilot门店,通透的空间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各类AI潮玩、家居和3C产品。
这里既有被人类撸毛后会立即反馈打呼噜、喵喵叫的AI智能仿真猫咪“米塔猫”,也有全球首款可监测人类睡眠呼吸暂停的智能戒指。在智能健身区,还有能实时纠正姿势、搭载AI动捕技术的健身器。
作为模速空间入驻企业,魂伴科技将最新的AI互动玩偶带到Z·Pilot展示。这款头顶天线、有着可爱大眼的黄色蛋形玩偶,不仅具备传统故事机的讲故事能力,还会与人类进行实时双向互动。
“现在进入AI对话模式,小朋友请按住我的鼻子和我对话,松开我的鼻子之后,我就会回答你的问题了。”这款自带“卖萌”灵魂的AI互动玩偶,与魂伴科技的主营技术密不可分。
成立不到2年的魂伴科技,已经与智元机器人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其开发的“魂伴OS系统”具备决策可控、长期记忆、安全围栏等能力。在Z·Pilot展示的新品就是一款可带回家的“赛博小伙伴”,它的故事更新和联网交互都在云端完成,通过与用户长期交流,能记录下用户喜好并优化在后续的交流体验中。
魂伴科技创始人真地介绍,该AI互动玩偶已完成多轮内测,达到可量产的大货级别,正等待备案完成。根据内测的留存率,这款产品上市后首批可售出10万台以上,入门级产品定价约五六百元。
“正式上市前,Z·Pilot给予产品直接触达市场的机会,这是企业当前最需要的。”真地说。
行业新品第一时间上架
Z·Pilot试运营后,不少投资人也来到模速空间,“嗅一下”整个产业的潜在市场。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佩戴的AR(增强现实)提词眼镜出自吉利的生态企业星纪魅族,后者正是模速空间周边的生态伙伴。
记者还体验了一款XGO lite3桌面级四足机器人的“玩法”——让它自己放音乐跳舞。这款优惠价3499元的编程机器人还有更重要的功能——作为AI编程助手,帮助人们提升工作或研发效率。
记者采访时,Z·Pilot店刚刚上新了两款来自“优必选UB·TEC”的最新编程机器人“侦探坦克—运动款”和“月球车—运动款”。用户可借助遥控器或通过App输入编程指令操作两款机器车,也可DIY改造零部件,譬如将车轮更换为万向轮。
为何行业新品能第一时间在模速空间Z·Pilot上架?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与我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有关,另一方面,模速空间提供的全方位服务链条以及周边的大模型产业生态,让市场上首发甚至还未被发掘的AI应用端产品,能在Z·Pilot率先为人所知、所感、所用。
将AI黑科技转化为AI潮品的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玩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则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当潮玩叠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真地说。
打破AI科技的认知壁垒
Z·Pilot的意义除了为AI消费品试水探路,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人们对AI科技的认知壁垒。
在Z·Pilot,店员已遇到多位好奇的消费者前来询问,“你们卖不卖干家务的机器人?”
“人类觉得相对简单重复的家务劳动,对机器人来说反而是高阶能力。”真地解释,这一“反向认知”可通俗地理解为“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的不同。
对人类来说,扫地、做饭不难,而要记住100万本书里的内容却难如登天;对AI机器人来说,从信息维度,记住百万本著作或许只要几周甚至几天,而学会炒菜、跳舞却要获取海量的空间数据才能实现。
当人类希望机器人完成相对“低端”、重复性的操作时,机器人却率先学习了海量知识,学会了表达“诗与远方”,人们的期待与AI智能体的能力在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过渡性落差”。
Z·Pilot恰恰是帮助人们认识“过渡期”的窗口,产品将保持每月更新。而在其周围,模速空间300余家入驻企业构建起的覆盖大模型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生态,正在努力找寻弥合这一“落差”的解决办法。
(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