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3月31日消息(记者 王子遥)作为海南“向数图强”的关键政策之一,去年12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出台对海南数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在3月31日举办的“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七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业晶进行了说明。
“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七个专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发布会。记者 马一鸣 摄
黄业晶表示,《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出台,对于促进海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业晶。记者 马一鸣 摄
一是明确各方责任和发展重点。《条例》明确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职责,有利于各类政策举措的精准落实。同时,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实际,突出“海南特色、创新突破”,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重点发展方向。
二是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卫星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根据国家赋予海南的特殊政策,在增值电信业务、软件产业、金融、数据安全等方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和优势。
四是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措施。聚焦封关运作、贸易自由便利、安全发展等现实问题,加大数字经济发展保障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供应、电力接入、能耗指标分配、设施保护、业务出海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