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开屏消费观|便携式卡式炉成“隐形炸弹”

0人浏览   2025-05-21 10:52:00

近日,北京市民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野外烧烤时遭遇惊魂一幕——正在使用的卡式炉突然爆炸,造成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者因严重烫伤住院治疗。当事人表示,该炉具仅第二次使用,购入时间不足一个月。

“爆炸毫无征兆,这么小的气罐威力竟如此之大!”这起事故引发公众对卡式炉安全性的担忧。便捷与风险并存的卡式炉,究竟该如何安全使用?就此,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市场现状:销量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

卡式炉也被称为“卡磁炉”或“便携式丁烷气炉”,是一种以灌装丁烷气为主要燃气(液化气等气体也可作为使用燃料),并用火进行直接加热的非固定烹饪厨具。卡式炉因为轻巧便携,无需插电,可以用来涮火锅、烤肉、烤鱼,在户外露营、餐饮店很常见。

记者登录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看到,目前在售的卡式炉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其耗材(气罐)价格每瓶约为5—10元。同时记者关注到,卡式炉和气罐在网络平台的销量不低。通过关键词搜索后发现,部分卡式炉、气罐的月销量超过万单。

在昆明新螺蛳湾做商超卖场货源配送的张先生介绍,他们家从50元到200多元价位的卡式炉都有,每个月批发兼零售的销量在200台左右,购买人群大多是户外露营爱好者,也有少量顾客买回去家用。张先生透露,市面上大部分的卡式炉只要按说明书正常操作使用都没有问题,但部分低价产品为压缩成本,采用劣质减压阀和金属配件,“这类炉具若长时间使用或遇强风,极易引发回火或气罐过热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喜欢户外露营的朱先生说,他用卡式炉十几年了,每个月都会用到卡式炉,有时是在户外,有时家里客人多时,也会用卡式炉来煮火锅、炒菜等。对于卡式炉存在的安全隐患,朱先生颇有经验地说:“只要保持正常通风,不要把东西全覆盖在炉面上,不要让气罐过热,就不会有问题。”

消防实验:卡式炉这些操作最危险

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负责人杨立志介绍,在大理消防开展的卡式炉安全使用现场实验中,直观展示了卡式炉在使用过程中易引发爆炸的典型场景。

消防员于室外场地准备了两台卡式炉,其中一台配备尺寸适配的锅具,另一台则使用尺寸过大的锅具,并向两个锅具倒入等量的水同时加热。待持续加热5分钟后,消防员对两台卡式炉气罐周边的温度进行精准测量,探究不同锅具尺寸对设备安全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当使用超出卡式炉适配尺寸的烤盘或锅具,尤其是锅具完全覆盖气罐时,强烈的受热辐射与热传导作用下,气罐温度会急剧上升。这会致使气罐内丁烷液体迅速气化膨胀,在高压密闭环境中,最终引发爆炸。

第二种容易发生爆炸的情况是卡式炉并排使用,或者周边有热源。实验中,消防员将两个卡式炉并排放置,点燃其中一个卡式炉,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测量出未点燃卡式炉的气罐温度也在不断升高。

第三种容易发生爆炸的情况是火焰被风吹灭导致气体泄漏。消防员正常点燃卡式炉后吹灭火焰,模拟气体泄漏的场景,2分钟后,消防员重新点燃卡式炉,炉身瞬间被火焰包裹。

消防员介绍,在卡式炉使用过程中,当火焰被风吹灭时,可燃气体会大量泄漏,如果使用者未及时发现,再次使用时,可能会存在爆炸的风险。

消防建议:科学使用卡式炉

杨立志介绍,普及卡式炉安全知识,就是希望公众能够正确认识风险,并掌握安全使用技能。只要严格遵循产品选择、使用、存放的规范流程,无论是户外露营时的美味烧烤,还是居家小聚时的温馨烹饪,卡式炉都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生活增添便利。

卡式炉的安全使用需从源头把控。务必选择正规厂家生产、通过质量检测的产品,切勿自行拆卸、改造,以免破坏设备安全性能。使用前,仔细阅读炉具和气罐说明书,检查气罐有效期,全面排查是否存在漏气情况,从细节处筑牢安全防线。

消防员表示,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热源,不可以在强风或热风下使用,不要使用底盘大于炉体底部的锅具,咨询商家并使用尺寸合适的锅具,不能在靠近易燃物或窗帘的地方使用,不可以把卡式炉当成取暖炉使用,或在密不透风的场合下使用。卡式炉气罐的安全使用与妥善存放至关重要:储存时,应将气罐置于阴凉避光的环境,同时避免挤压或与硬物碰撞,防止气罐因外力受损引发安全事故。使用前,务必仔细检查气罐外观是否完好,通过嗅闻、涂抹肥皂水等方式检测是否存在气体泄漏情况,杜绝带故障使用。使用完毕后,严禁随意丢弃气罐,更不可对气罐进行二次充装,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气瓶压力失衡,引发爆炸等严重后果。

如今,外出露营的群众越来越多,卡式炉方便快捷,成为露营必备装备。但便捷不应以安全为代价,大家在使用卡式炉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开屏新闻记者 李松梅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