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夜读丨停止内耗的最好方式:左右脚轮流向前跨出去!

0人浏览   2025-03-27 22:12:00

近日,小编的一位同事经历了一场持续两个多月的“肠胃炎→流感→肺炎”的伤病循环。在大家的关心下,她立志开启“运动模式”,拯救健康“告警”的身体。

由此我们开启了一场讨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更适合?

有人说游泳,但准备起来有点麻烦;有人说羽毛球,但缺少搭子组局太难;还有人推荐骑车,但“班味儿”太浓容易厌倦。我则推荐跑步,因为这是一项返璞归真的运动,对装备几乎无要求,还有一种恰到好处的仪式感。

今晚的《夜读》便缘起于此,送给所有想要运动、但缺乏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的各位朋友。

只有跑起来

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强

跑步从来不是一项舒服的运动。

相信会有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对跑步的记忆是痛苦的。贯穿学生时代的体测让我对跑步产生过本能的抗拒。400、1000、1500、3000,每当听到这些数字,脑中就会浮现出自己在操场的跑道上,双腿发软、心跳加速,等待体育老师发令枪的瞬间,至今回想仍然心有余悸。

事情发生变化,是在工作后的某次同学聚会上。大家相互寒暄间,聊起了人到中年后各自身体机能的退化——熬夜熬不动了、集中力下降、上几层楼就喘……席间一位长跑爱好者说,“可以尝试跑跑步”。

“我哪儿有你们身体那么好,跑步可太煎熬了!”我抱怨道。

“你以为我们跑的时候就不痛苦?一样的。不都是忍着往前跑吗!”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上学时就跑得快的人,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快,而是要比别人更坚强。

于是,在毕业多年后,我终于再次鼓起勇气,走进了大学里的运动场。

秘诀就是——左右脚轮流向前跨出去!

——《强风吹拂》三浦紫苑

那是一个夏夜,虽然褪去了白天的暑热,但依旧有些闷。之所以挑在晚上,是因为内心的防御机制告诉我,昏暗的光线可以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顺便减弱内心的“羞耻感”。

即便如此,迈开步伐还是需要一些心理建设,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没人计时,没人关注你,放轻松!”“慢点儿没关系,不要停就好。

终于起跑。刚开始总是轻松的,你会感到兴奋,感到血液在全身奔涌,甚至凭借起步速度还能超越几个内圈的跑者。

然而,一股巨大的阻力在暗中滋生

跑者就是要适应身体的不适,当你超越了那个关卡之后,剩下的就好办了。根本没有什么秘诀。

——《雨中的3分58秒》约翰·帕克

你的心跳开始加快,喘息声越来越大,大腿逐渐发酸,步伐变得沉重。

你的本能告诉你体内供氧不足,试图通过大口呼吸缓解,然而事与愿违,呼吸节奏错乱,反而越跑越慢。

你的思绪变得不受控,开始冒出稀奇古怪的想法:“为什么晚上还这么闷!我为啥来受这个罪?”“学生的足球踢得真不错!被球踢到能不能借机休息一下?”“不好,被旁边的大爷超过了!”……

这个阶段,你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身体各自运转,大脑天马行空,称得上既痛苦又充实。

不知过了多久,心跳声终于抢回了思绪的所有权,脚步、呼吸也终于和心跳合上了节拍,仿佛一支交响乐队在演奏。

这时,你能感到全身肌肉在律动,迎面划破的风带走了身上的热量,爽快无比。

明明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因为全身细胞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感受强风迎面吹拂的滋味。

——《强风吹拂》三浦紫苑

临近终点,痛苦的感觉再次袭来。但你知道,目标就在前方,只差最后一圈、最后一个直道、最后一步……最终,意志力战胜了一切。

停下来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产生了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大满足感。我想,这也许是内啡肽在起作用,躯体的痛楚、生活的困扰、工作的压力完全烟消云散,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我很强。

这就是小编第一次主动跑步的经历,我终于体会到了跑步的魅力。

后来,每当我遇到讨厌的人、不顺心的事,或是压力爆表,都会出去跑一跑。我知道,只要专心向前跑,就能过滤痛苦、“清空缓存”,最终体会无上的自由

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跑步是孤独的,它需要持续与自己战斗的勇气,以及一次次超越自我极限的毅力。

自从开始跑步以后,小编便开始关注路上的跑者。他们往往眼神坚毅,独自一人穿行在车水马龙间,与之陪伴的只有耳机里的音乐。

于是小编在想,那些坚持跑步的人,真的只是在锻炼身体吗?

一位网友的话让我深有共鸣:“跑步不仅痛苦、冒险,而且回报甚少。在绕着椭圆形跑道或道路跑步时,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至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证明个人努力的合理性。但跑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不仅是因为没有终点线,也是因为你可以自己定义终点。

可以说,跑步不光是一次身体的锻炼,更是一场内心的修行。

肯尼亚马拉松传奇运动员基普乔格曾说:“你看待痛苦的方式,就是你对待人生的方式。”人生就像跑步,想达成目标就要忍受孤独和旁人的眼光,即使再累也要坚持,加油声只会在最后才会出现,而克服痛苦、起伏和挑战的力量就蕴含在过程之中。

看到这儿,各位可能觉得小编一定成长为了一个长跑健将——然而并没有。

很惭愧,我依然是一个上限3公里、配速6分半的“废柴”。我甚至称不上一个长跑爱好者,因为上次跑步已经是去年夏天的事了。

每个跑者的答案与终点都不同,这也许正是长跑令人着迷的地方。正如作家村上春树所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三公里专治各种不服,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这是跑圈常说的一句话。

不论你感到焦虑、内耗,生活陷入困境,或是只想减减肥,改善身体状态,跑步都是一剂良方。在你亲身体验后,就会知道其中滋味,或许尝过之后还会欲罢不能。

所以,不妨试试迈开双腿,跑起来吧!

文丨央视新闻《夜读》

图丨视觉中国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马文佳

编辑丨王瑄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王洪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