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劈山导淮、三过家门不入等上古传说,到中国首部情诗《候人兮猗》,大禹文化已深植蚌埠四千年。如今通过考古实证与文旅融合,这座“淮河文化之都”正以创新方式活化大禹精神,持续擦亮大禹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
这个“五一”期间,蚌埠市首届大禹文化节热闹举行。游客们逛主题展览、看实景演出、体验非遗技艺,还可以沉浸式感受“禹见·山海经”全感VR剧场的魅力。
蚌埠市《禹见·山海经》项目负责人 王磊
采用全景声、微造景、动作捕捉、空间定位等数字化真实体验技术,全方位还原了从神到人的三幕故事,让体验者走进“大禹治水”的上古神秘世界,亲身体验这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魅力。
大禹与蚌埠的深厚渊源,在历史长河中被层层解码。这座淮畔之城,既是大禹治水的实践现场,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坐标。《史记》中禹娶涂山氏的联姻佳话,《尚书·禹贡》勾勒的治水轨迹,《水经注》记录的“禹墟在涂山西南”,在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获得了立体印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宫长为
淮河文化核心还是大禹文化,禹会国家遗址公园这是非常好的品牌,禹会诸侯于涂山这是从文献学、从历史考古都认可的东西,我们要把这个文化品牌、平台打造好,落地生根 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
蚌埠市以“大禹文化之乡,淮河文化之都”为定位,把“禹风厚德”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大禹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进。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的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倾力创作民族舞剧《大禹》,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为故事主线,串联起大禹在蚌埠的主要历史事件,深受观众喜爱,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是安徽首个获得这项大奖的舞蹈作品。
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 刘芳
我们已在全国巡演近百场,我们也想通过舞剧的形式,赋予大禹文化、大禹精神新的传播载体,让大禹故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蚌埠市举办首届大禹文化节,以节为媒、文化唱戏,文化节期间,蚌埠与浙江绍兴、四川绵阳等大禹联盟城市共同签订了《大禹文化传承发展倡议书》,现场签约20个文化和数字创意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额43.16亿元,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并进。
蚌埠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局长 崔兴浩
大禹文化是蚌埠的核心历史文化,大禹精神是蚌埠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精心打造文艺精品,不断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