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北腹地,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正在千年古城三台上演:AI育种系统解码生猪基因密码,5G缝纫机织就服装智造新图景……
今年以来,三台县深入学习贯彻绵阳市“新春第一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核动力”,推动生猪全产业链与鞋服纺织数字化“双轮”疾驰,农业“强基”与智造“跃升”交相辉映,县域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一组数据尤为亮眼——生猪种业突破国际“卡脖子”技术,鞋服产能飙升30%,县域GDP剑指6.5%增长目标,这座西部县城正以硬核科技重绘产业版图。
生猪种业
锻造“中国芯”
老马镇蜀芯猪生物科技核心育种场内,一场“黑科技”革命正在颠覆传统养殖:双层智能猪舍配备AI育种分析系统,350头“蜀芯黑猪”通过全封闭无菌中转平台“点对点”运输,污水循环系统实现零污染排放。
“内部车辆与外部运输零接触,生物安全防控标准对标国际。”该公司总经理李建文介绍,这座西南最大地方猪育种基地总投资1.3亿元,采用AI育种分析、污水循环处理等系统,预计2025年形成年出栏20万头全产业链。
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三台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川农大姜延志教授团队攻关种源技术。历经五代选育的“蜀芯黑猪”,肌间脂肪含量达4.2%,是普通生猪的两倍,6月龄肉质即可媲美传统年猪。“回锅肉入口瞬间,食客就能感受到肉香差异。”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天其现场展示检测数据。据悉,该品种计划2025年冲刺国家审定,有望打破优质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鞋服智造
5G织就“云端工厂”
距离该育种场30公里外的三台县安吉纳体育(四川)数字化产业园内,另一场“智变”浪潮正在发生。在全川首条服装智能生产线上,5G缝纫机实时回传数据,RFID芯片精准追踪每件成衣的144道工序。“生产效率提升30%,损耗率下降5%。”企业行政总监邓华指着数字化大屏介绍,数字化改造使日均产能突破8000件,仓储周转效率提升3倍。
作为绵阳专用服装产业园核心企业,安吉纳的转型是三台纺织鞋服集群升级的缩影。目前园区已集聚30家链上企业,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成衣”闭环。“今年将新建150个5G基站,为百家制造企业提供智改诊断。”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胡蕖介绍,到2027年该产业产值目标锁定160亿元。
从智能猪舍到云上车间,从基因图谱到数字孪生,三台用“硬核科技”作答时代命题。当育种场的AI饲喂系统与5G工厂的机械臂同频共振,三台县在“五强县”战略驱动下,正构建“4+X”现代产业体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图谱愈发清晰。
三台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昊表示,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9.5%增速,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新赛道加速布局。2025年,三台县设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的目标,将继续深入推动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生态文旅三产融合发展。
(张辉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王何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