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常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谋利。《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在战国时期,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由此,对于秦庄襄王来说,因为吕不韦、秦始皇的衬托,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位平庸的君主。尤其是秦庄襄王可以继承王位,很多人都将其归结为吕不韦的功劳。而在秦庄襄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秦始皇嬴政消灭山东六国,建立秦朝,这更让人们容易忽略秦庄襄王这位君主。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真的是一位平庸的君主吗?
一
首先,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因此,在相关的历史典故,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秦庄襄王成为一个相对平庸的角色,与此相对应的是,帮助他即位的吕不韦,则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不过,在笔者看来,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实际上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君主。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秦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继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庄襄王即位之后的行为,显然不是一位平庸君主能够做到的。并且,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秦庄襄王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对症下药了。
二
众所周知,在秦庄襄王、秦孝文王之前,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发动了多场战争,比如大家熟悉的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战役,都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时。虽然这些战役客观上削弱了魏国、韩国、赵国等山东六国,可是,这也让秦国将士和宗室付出了不小的牺牲,更让秦国百姓倍感压力。于是,秦庄襄王继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通过怀柔和安抚的策略,秦庄襄王不仅让疲惫的秦国得到了一定的休息,还获得了秦国宗室、功臣的的支持,这显然为秦始皇嬴政发动消灭六国的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来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这根弦蹦的太紧了,所以,秦庄襄王即位后,选择适当送一送这根弦。从这一点来看,秦庄襄王的治国手段是比较高超的。
三
同时,秦庄襄王即位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也即对于帮助过自己的华阳夫人和吕不韦,秦庄襄王懂得知恩图报,没有过河拆桥,当然,对于自己的生母夏姬,秦庄襄王也没有忽略。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消灭东周王室的残余势力,无疑为秦朝建立扫清了障碍。在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秦国、韩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燕国等战国七雄已经全部称王了,这让周天子的权威几乎荡然无存。但是,只要东周王室存在一天,这对于秦朝的建立,就是一个重要的阻碍,也即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子。于是,秦庄襄王在位时,动用小部分兵马就解决了东周王室,自然有助于秦始皇发动秦灭六国之战。
四
最后,在消灭东周势力之后,秦庄襄王还派遣蒙骜等武将攻打韩国、魏国、赵国这三国的疆域。其中,秦庄襄王在夺取的韩国疆域上设立三川郡,并夺取了赵国的太原,魏国的高都和汲等地。其中,就太原来说,可谓赵国的兴起之地,比如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晋阳之战,就爆发于此地。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庄襄王在位时,通过蚕食三晋的疆域,既有助于扩大秦国的疆域,也避免发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决战。因为秦国当时还处在恢复阶段,不适合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但是,如果放弃对外扩张,也会给山东六国以喘息之机。在此基础上,秦庄襄王蚕食三晋疆域的策略,可谓达到了折中和平衡的效果。秦庄襄王在位时,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虽然吃到了败仗,但是,秦庄襄王下令秦军坚守不出,这导致信陵君魏无忌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这促使山东六国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削弱秦国的效果。
不久之后,山东六国的联盟就自行瓦解了,甚至还出现了各国互相攻伐的局面。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秦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虽然在位时间只有三年左右,可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中,秦庄襄王却夺取了太原郡、三川郡、上党郡等多个郡的疆域,这些郡县的推行,巩固了秦国对于扩张疆域的占据,也为秦始皇建立秦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如果秦庄襄王可以在位更长的时间,或许秦朝的建立时间都有可能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