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耳顺之年是多少岁(什么叫耳顺之年?中国习俗中对年龄还有哪些称谓?)

100人浏览   2024-08-10 14:46:49

2000多年前的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意思是三十岁的人阅历多了,能力强了,可以独当一面工作了。而四十岁的人经过生活的严峻考验,头脑冷静了,遇事就不会迷惑了。到了五十岁,由于知识的积累,实践的增多,对自然和社会规律都加深了理解。而六十岁的人,听到任何言论,都可以从中明辨是非,分辨真假。以后,人们就把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五十岁称为知命之年,六十岁称为而顺之年了。

其实,中国古代习俗中,还有许多别致的年龄称谓。如对儿童就有孩提、总角、垂髻、觿(xi)年、龆龀(tiao chen)等不同的称呼。古时候幼儿把头发扎成一左一右向上分开的小髻,很像牛角的样子,以总角称之,特别形象。儿童在成年前不戴帽子,头发向下垂,因此又称垂髻。觿是小孩常佩戴的一种骨制小锥,龆、龀都是换牙的意思,用这些儿童的特征来作为童年的代称,也是很确切的。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称为豆蔻之年,而到十五岁,就是及笄(ji)之年了。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时用的簪子,及笄表示已成年,已到待嫁之年了。习惯中,未婚的少女还有“黄花闺女”之称。15岁左右的男孩则称之为束发,因为古代男子成年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上,表示已告别童年。古人好玩文字游戏,他们把瓜字拆开,成为俩个八字,于是就称为破瓜之年,在诗文中多用来形容女孩子。“二八”也是指16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戴上成年人的帽子,表示进入成年人阶段,故称这一阶段的男子为弱冠之年。

对上了年纪的人也有不少的特殊称谓。如50岁可称“艾”,这是因为头发如同艾的颜色。60岁则称花甲之年,这是因为古代流行的干支记年法60年正好轮一转,即为花甲。由于科学发展水平限制,古人的寿命比现代人短,因此70岁就被称为古稀之年。80、90岁则称作耄耋(mao, die),耄的原意是昏乱,而耋原指铁,这里是形容老年人脸色变黑如铁。还有皓( hao)首、白首等,都是对老人的泛称。对长寿老人还有些专门的称谓。高龄老人往往头发由白转黄,身上会生出一些斑纹如同鲐鱼背,因此,黄发、鲐背就是老寿星的代称了。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之年,期颐是需要保养之意,指老人们可以安享天年,注意保养了。

古人对年龄的别称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大多是根据这一辈子年龄阶段的某一特征而定,因此很能为人们接受,一直流传至今。知道了这些称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年龄采用不同的称呼了。